客观地看待自费留学

发布时间:2003-12-1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逐年增加,出国留学人员,尤其是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层次、情况也变得多元化,留学的目的也不像以前那么单一。

  近段时期,部分中国学生在海外学习期间的各种问题渐渐显现出来,少数留学生甚至吸毒、卖淫、拉皮条、非法移民,他们虽然只占留学生中的少数,但损害了留学生的形象,被有些媒体称为“留学垃圾”。面对这个很刺激的、多少有些偏激的字眼,面对每年大约8万左右的自费留学生,不少有意自费留学的人员,特别是打算把孩子送出国门的父母不免有些困惑。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车伟民。作为90年代初出国的留学生和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长期从事出国留学、从事国际教育交流工作的负责人,他的看法是比较客观的、意见也是中肯的,可以为准备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借鉴。

  记者:您对“留学垃圾”这一提法怎么看?

  车伟民:“留学垃圾”这一提法最近媒体议论得比较多,但出国留学毕竟是个高投入的行为,能出去者也都是费了一些周折的。从总的来看,在外面混的人在留学生中还是占少数,多数留学生都是兢兢业业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国家鼓励留学,但不赞成到国外以后不务正业,干一些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出国的人应该牢记自己是个中国人,维护中国人的形象。当然,也希望国内的人对出国留学有个更客观、全面的认识。

  少数以留学名义出去的人,其留学目的不是很端正,他们往往不是去学习,而是想借此改变一下自己的生存环境,实际上是想出国,把留学做为一种手段、跳板。从一定意义上讲,很难说这些人是留学生,在国外“混”的,多数也就是这类人。

  公允地说,在国外谋生的手段比较艰苦,市场经济下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有,那些承受压力能力差、意志薄弱、又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很可能就会放纵自己。这说明,出国留学已经不是过去想象的高雅的事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留学、移民、定居等都是个人行为。现在叫作自费留学,是公民因私出入境的一种权利,不代表整体的情况。

  记者:据说,在这些不能完成预期学业的留学生中,高中生或高中毕业出国的人占相当的比例,您认为这其中有没有一些必然的因素?

  车伟民:主要源于他们年龄比较小,思想没有定型;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判断和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盲从或被西方一些表面的东西所诱惑。另外,现在的年轻人多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从小就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意识和生活方式,很容易融入当地社会,这些可能国内也看不惯,甚至西方人也不都那样,他们走向了一个极端。从这个角度上说,社会应该营造一个氛围:在出国留学前应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有一个正确的留学观。

  记者:您认为什么年龄段出去留学比较合适?

  车伟民:这个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比如有的孩子很有主见,自控能力比较强,不怕吃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灵活的学习方法和钻研的精神,18岁以后就可以出去;反之,即便大学毕业以后出去也不一定好。目前在国外的几十万留学生对此体会很深,谋生和求学都不容易,留学不是观光旅游。国外的学习压力大、竞争压力并不比国内弱,语言问题、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国外的教育环境、体制、方法与国内都不一样。我们派到新加坡去的奖学金学生,到那以后照样有跟不上的,他们很多在国内能考上名牌大学,其主要问题是不适应那里的学习环境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国留学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

  记者:与改革开放之初的那批留学生比,今天的留学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车伟民:现在留学生的定义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变化,过去的留学生不包括那些就读生和到国外学语言的学生。在日本,很明确地称这些学生为“就学生”;真正的留学生是指在正规院校读大学课程的人,日本把这二者的签证都分得很清楚。

  他们之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过去的留学生出国的机会非常难得,所以都非常珍惜留学的机会;现在出国的途径多了,相对来说也容易得多。

  以前的留学生个人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在国外要靠自己打工挣学费、完全要靠自己的拼搏奋斗取得好成绩,争取奖学金,他们的生活都很节俭;现在中国的经济条件比较好,有些学生带着很多钱出国,靠父母在国内挣钱完成学业,有的就很不会节省,出手很大方。

  过去留学生出国时年龄大,思想比较定型,他们比较成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爱国意识,对国外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不容易接受。他们出国前对国外的了解非常少,到了国外后也很难融入到国外的主流社会里,尽管前些年出去了那么多人、学习很勤奋、获得了博士,但与当地人有很大的隔膜;现在的留学生出去时很年轻,在外语上提高非常快,也很容易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更能融入主流社会,他们中优秀的人也很多,但个别学生不一定很勤奋。

  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去留学的都是学生中比较优秀的。现在出国留学的渠道比以前多了,留学人员的层次也参差不齐,他们中有非常优秀的,也有靠钱出去的,各种情况都有,留学规模越来越大,留学人员层次也更多元化,什么样的人都有。因此,要正确看待出国留学人员的层次,也要正确看待留学回国人员的层次。

  记者:您认为自费留学生应该如何在困境中把握住自己?

  车伟民:一个年轻人只身在国外,的确很困难,但并不是就活不下去了。其中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专业,不要盲目地追求名牌和排名。一旦出现问题,应尽快调整自己。国外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它的教育体制和体系是针对各种人的,在这个学校、专业不适合可以转到另外的学校和专业,很宽松,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来调节。当然,意志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完) 

 

文章:“客观地看待自费留学”正文完
《客观地看待自费留学》的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