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俄罗斯馋并快乐的生活

发布时间:2007-8-27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虽然莫斯科的大学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在上海留学生眼里,莫斯科非但“不是在国内想象的那种贫穷落后的样子”,在许多方面,反倒比上海更优雅而先进。

莫斯科大得超乎想象

你能想象一个城市有十几个火车站、五六个机场吗?这就是莫斯科,超乎想象得大。

北京天安门前一条长安街,算宽了吧?人家的阿斯莫大道足有长安街三四倍宽,双向16车道,汽车“嗖嗖”穿梭———路宽,怎么都不会堵车。“在上海,看到街对面停着公车,横穿马路奔过去,总赶得上;但是在莫斯科,每次都是气喘吁吁跑到马路中间,车就开走了。”

莫斯科人口中的“绿化”,意味着城市里巨大的森林公园!几乎每个小区旁边,都会有湖———不是太平湖那样的人工池塘,是货真价实的天然湖。

这个巨无霸城市由11条密密麻麻的地铁线连接。地铁站厅庞大威武,富丽堂皇宛似宫殿。红场那一站,“宫殿”正中竖着两列真人大小的雕塑,一溜伸向远 方。

俄罗斯地铁不像上海,为了节约冷气,把入口造得曲里拐弯。他们的地铁建于上世纪30年代,由于担心战乱,所有的站台都在地下五六十米深处,最深的有100米。要下站厅,由一条自动扶梯直接通向地下深处的站厅,扶梯的速度比上海地铁站里的快,全程却要两分多钟!

由于线路繁多,大的枢纽站往往有上下几层,错综复杂如迷宫。但标识却十分清楚,绝对不会走错,在这一点上,上海还颇有距离。

食堂赛过中苏友好大厦

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展览中心)堪称气势雄伟吧,那是因为你没到过莫斯科。“中苏友好大厦的大厅,肯定没有莫斯科大学的食堂宽敞。”

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学府,相当于中国的北大、清华。“莫大”占了列宁山一座山头,学校里通公交车,因为校园实在太大,光靠两条腿走,在冬天准冻成冰棍。

列宁山顶是全莫斯科最高点,可以俯瞰莫斯科全景。上海人喜欢到陆家嘴绿地结婚,莫斯科人也一样,在列宁山顶穿上白纱礼服,开一瓶香槟,切几层蛋糕,就是最美的婚礼纪念。夏季天气好的时候,新人一对接一对,莫大的学生也有了谈资:“哎,你没看见今天那个新娘,漂亮极啦!”

自己发豆苗

莫大的食堂,是一座如宫殿般的庞大建筑。水晶吊灯、雕花天花板、光鉴可人的地板,要不是桌椅散发着学生餐厅的味道,几乎会以为这里摆的是宫廷晚宴。

食堂供应西餐,一条通道两边按序排着自助餐盘,色拉、汤、头盘、正餐、甜点样样俱全。一边走一边取菜,走到通道底,结账。很少有人会点全套西餐,因为实在吃不下,“女孩子打一碗甜菜牛肉汤,就吃饱了。”一般的,一顿饭的开销在1美元左右。

莫大的学生一学期通常只有四五门课,但是每天平均要上四节课,每节课长达1个半小时。有时下午课一多,放学就要六七点,更不用说那些泡实验室的理科生了。

这时,学院楼里的小咖啡馆就成了最佳去处。莫大每个学院都有一幢楼———比我们这里大学的教学楼大,每幢楼里都有小咖啡馆,供应咖啡和甜点。俄罗斯的甜点名不虚传,时间久了,留学生也和俄罗斯学生一样,在两节课间到咖啡馆坐坐,边温书边喝咖啡。

但不管是西餐还是甜点,吃多了都会腻。更多时候,宁可自己做饭。其实也做不出什么好吃的,因为俄罗斯超市里最多的是大包冻鸡腿、大块生牛肉,最后不免落得成天蕃茄炒蛋、黄瓜炒蛋的下场。买条肉质粗硬的海鱼,拿国内带去的酱油粉兑水,勉强能做条红烧鱼。

蔬菜稀缺,买得起的只有蕃茄、卷心菜、胡萝卜,其它大多是进口货,贵得吓人。比如香菜,卖起来论根数,1根合人民币1块钱。

有同学实在憋不住,买了点黄豆,自己发豆苗,还真被他发了出来。只是俄罗斯同学看了莫名惊诧,深深觉得中国人好神奇。

屋顶上的雪有一人高

俄罗斯的冬天漫长之极,有半年时间,每天早上10点钟天才完全放亮,下午4点就漆黑一片。寒流来袭,气温能一路降到零下30多度。

但是莫斯科的冬天,远比上海来得好过。好的大学,宿舍都是石头砌成,墙壁几乎有1米厚,双层窗户,躺在窗台上能睡觉。所有的房间都有暖气片,连卫生间都暖意融融,很多人穿着短袖。就算是最冷的时候,大家出门也只穿单衣单裤,只套一件长羽绒大衣、戴好帽子、裹紧围巾———如果不是长时间待在户外,根本不觉得冷。

考驾照,练舍宾

到俄罗斯读大学,驾照不能不考。

假期会有面向大学生的驾照培训班,1996年价钱是200美元,比上海便宜一倍,回来还能直接换上海驾照,十分划算。

莫斯科很多人都有车,800美元就能买一辆外表还算光鲜的二手宝马,三四千美元可以买辆国产拉达。前面说过,莫斯科路宽车少,考出驾照,借朋友的车上路,就算是新手,手也不会抖。

赶时间打的,只需站在街边伸出手,不管是挂顶灯的出租车,还是私车,都会停下来。停下来的私车纯粹是下班顺路,赚点外快,价钱比正规的“差头”便宜些。运气好,还会有宝马“7××”的车停下来。豪华车主纯粹是帮忙,不会收你的钱。

现在上海听起来还很时髦的“舍宾”,上世纪90年代就在俄罗斯的大学生中流行了。

闲下来,可以去看场电影。大片几乎与美国同步上映,电影院其实是直通通的一个大厅,座椅宽敞舒适,一场电影,票价约在100元人民币。

羽绒服里有鸡翅膀

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还鲜见中国人面孔。中国人的地位,远比现在要高。

那时候,你走在街上,没戴帽子,俄罗斯人会很关切地上来惊呼“这么冷怎么能不戴帽子”,顺手摘下自己的大皮帽往你头上扣;问公共厕所在哪儿,行人会热情地说“我家就离这儿不远,干脆去我家方便吧”,出得洗手间,还有甜点和下午茶招待……

但是现在,中国人已经很少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了。名声坏掉,也就是90年代初的事。当时俄罗斯独立不久,大家手里有钱,但市场上没货。那时只要能把东西运过去,就一定能赚大钱。有个四川人,就靠两三车皮鸡鸭产品,换了4架图尔54飞机。

俄罗斯人观念里,没有“奸商”一说。你去买水果,他都实心眼地帮你挑最好的,绝不会混进一个有烂疤的。当时的“中国倒爷”一看乐了,“老毛子真傻,好骗”,什么烂货都往俄罗斯运。

人家花两三个月工资买了“MadeInChina”的羽绒服,里面全是鸡毛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个鸡翅膀混在里面。电视里受骗市民捏着鸡翅膀一脸愤慨的镜头一放,“MadeInChina”从此臭掉。到后来,中国货的质量虽然上去了,可俄罗斯人就觉得,“MadeInChina”都是档次很低的东西。活该!

文章:“留学俄罗斯馋并快乐的生活”正文完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