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回国办婚礼 包容换圆满

发布时间:2012-9-6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与韩鹏、陈洁不同。同是留学生的李焕和孙雯雯非常明智地提前一年预定了酒店、婚庆公司、乐队、婚纱摄影。

    虽然早早准备,但孙雯雯的婚礼并不是一帆风顺。“我原以为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时间修照片、做相册,结果5月12日拍摄当天被告知:5月拍照的人太多,不能保证6月10日前能完工。”

    无奈,孙雯雯只好降低标准,同意婚纱摄影公司大略修下片就做相册。“以后有机会再补吧,没办法”,她有些无奈地说。

    朴云峰和张杰都在美国读博士,不仅要上课、写论文,还要帮老板完成研究项目,即使放暑假也要跟老板请假才能回中国。“我俩的老板都非常忙,听说我们要回国办婚礼才给我们一个月的假期。云峰学的专业有些敏感,每次签证都会被Check(审查),所以这一个月,我们俩要马不停蹄的跑才行”,正在试婚纱的张杰告诉记者。

    中西婚俗差别在哪?

    点题:同样是办婚礼,在中国办要比在美国累得多

    25岁的赵尊恺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因为摄影技术超群,经常为身边的朋友担任婚礼摄影师,几年间,他曾经多次为中国、美国以及中美结合的新人拍摄婚礼照片。

    “婚礼是仪式的一种,但我觉得在美国,人们只是把婚礼当成一个创造和分享快乐的机会。在中国,人们倾向把它当必须要逐项完成的仪式”。他解释说,在美国,一对年轻人想结婚,有时候简单的叫上几个朋友,大家自己忙一个下午搭个台子就能结婚,但是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

    西方婚俗不少,比如婚礼时新娘身上须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四样东西,手里要拿一方手帕等等。相比之下,中国的婚俗更为复杂。

    留学生李晨曦曾在美国参加过多次同学、朋友的婚礼。她认为中美婚礼最大的差异在于对婚礼意义的认识有很大不同。“我觉得美国人更把婚礼礼仪更像一个发布会,告诉大家‘我们结婚了’,主角绝对是结婚的一对新人。而中国的婚礼更像文化仪式,更多的是把该走的流程走完,一定程度上不是为一对新人办的,而是‘办给相关的其他人看的’。”

    “我们在美国办过一场小型的婚礼,开了瓶香槟就算礼成了”,张杰说,“中国的婚礼首先要把各方的礼数做到,把每一个人哄开心了,才算功德圆满。三场婚礼下来,我觉得自己有点像个小木偶,把人按照他们的意愿摆来摆去”,正在梳化的她淡淡一笑,“不过谢天谢地,今天是最后一场了,所有的人都开心,我们也就开心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留学生回国办婚礼 包容换圆满”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