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先别被“题量减少、学术味变淡”的传闻骗了!ETS 刚放出的 2026 托福改革细节,表面友好,暗地却把高分门槛悄悄抬高了一截。口语、写作的变化尤其对中国考生“刀法精准”——如果你平时靠模板和准备时间续命,这次真要被拉出去练即时反应了。接下来就把官方样题拆给你看,收藏就能直接用。
表面复述,其实是“听力+影子跟读”的混合技。高分标准一点也不松:发音要让考官毫不费劲地听懂;必须和原句一模一样,连一个 the 都不能差;最难的是一口气复述 4 句长难句——里面嵌着从句、插入语和一堆修饰,听完就得原样输出。想拿满分,得同时把三件事做到极致:
1)瞬间听懂整句结构,而不是只抓关键词;
2)听完立刻在脑子里“缓存”,并完整倒带;
3)把重音、连读、升降调全部复刻出来。
有英语环境的同学会觉得像日常聊天;靠书面英语备考的同学,这一步就是陡坎。
准备建议
• 每天 3 组长句“盲听—复述”,听完立刻开口,不许按暂停。
• 影子跟读坚持 15 分钟,先跟读有声稿,一周后甩掉文字。
• 复述时录音,回放对标原音,连读或重音没对上就重来一遍。
独立口语的“急速版”,不给准备时间。题目模拟对话,要求秒进状态;话题五花八门,从选专业到周末计划都在射程内。英语对话习惯成自然的同学,张口就能接;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敌人不是没内容,而是“脑内中译英”那 2 秒延迟——等想好了,答题节奏已经崩了。
准备建议
• 每天做 10 轮“1 秒开口”训练:看到题目就计时,1 秒内必须蹦出第一句。
• 用便利贴写下 30 个高频生活/观点题,随手抽一张,30 秒说完。
• 说得不完美也别停,用 “well, you know” 填缝,也要保证句子不掉地上。
综合写作直接被砍掉,剩下三道生活化任务:
Task 1 造句:只考语法和结构,拼写、时态、单复数全对就能拿分。
Task 2 写邮件:把信息讲清楚、顺序讲礼貌即可。
Task 3 学术讨论:保留且分值最高,仍是分水岭——逻辑、词汇、论证一个都不能垮。
准备建议
Task 1:每天 20 句“零错误挑战”,从简单句一路升级到带分词、倒装的复合句。
Task 2:把常见场景(投诉、请假、询问)写成邮件模板,重点练开头结尾的礼貌公式。
Task 3:先背 3 套论证骨架(现象—原因—影响—对策),写完一定找老师精改,只改逻辑不管词汇。
题目确实砍了学术输入,对国际学校出身的孩子是红利;可对习惯“准备 30 秒再说”的同学,即时反应+零容错反而更难。写作前两题看似送分,其实是语法地雷区;Task 3 依旧是王者段位,逻辑漏洞一眼就被看穿。一句话:ETS 把题做薄,却把刀磨快。
1)每天影子跟读+长句复述各 15 分钟,给 Task 1 打底子。
2)跟紧耿老师的即兴输出直播,练到听见问题就能开口。
3)把学术讨论写作模板拆成 4 段,每周写 2 篇,定时找老师批改。
总结一下,改革后的托福不再考谁背得多,而是考谁用得活。从今天开始,把“背模板”换成“张嘴就说”,把“攒高级词”换成“一句写对”,每周留 30 分钟做官方模拟自检,坚持到考试那天,你会发现:题确实简单了,但高分真的只属于提前动手的人。现在就把这份攻略转给搭子,一起练才不会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