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疫情时代,全球高校的GRE态度逐渐清晰。经历2023fall和2024fall的调整后,顶尖院校纷纷恢复GRE强制要求,其黄金时代正强势回归,这一点在2026fall申请季将更为明显。
2026fall及以后,不同院校对GRE的要求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类政策:
Required(必须提交):如哈佛建筑学硕士、MIT金融硕士等,不交成绩材料不完整。
Highly Recommended(强烈建议):如哥大工程学院、宾大公共政策等,不交成绩可能被降优先级审核。
Encouraged(鼓励提交):录取中GRE高分者占绝对优势,如耶鲁数据科学、斯坦福教育科技等。
Optional(可选):2025年起逐步消亡,仅少数社科项目保留,实际录取中无GRE者不足10%。
Not Accepted(不接受):仅限部分实验性跨学科项目,如UCB社会创新实验室。
未来GRE政策将如何演变?有三大铁证可循。
其一,顶尖院校集体转向。哈佛大学预计2026fall起60%研究生项目GRE从Optional转Required,普林斯顿2024年10月更新政策,所有博士项目恢复GRE要求,英国G5的帝国理工金融数学、UCL数据科学等热门项目也新增GRE门槛。
其二,雇主倒逼高校改革。福布斯2024雇主调研显示,73%跨国企业HR将标化成绩列为简历初筛核心指标,部分投行、咨询公司对无标化成绩的藤校毕业生态度审慎。
其三,家考信任危机催化变革。CMU、密歇根安娜堡等20+院校2024fall悄然更新政策,建议提交线下考场GRE成绩。ETS数据显示,家考Verbal平均分较疫情前虚高4.3分,院校审核时已启动分数权重调整算法。
对于2026fall申请者来说,需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决策。以下为三类人群的决策建议:
必须考:目标TOP30院校(尤其是理工科/商)、科GPA<3.5需标化弥补、跨专业申请者(证明学术能力)。
可博弈:GPA 3.8+且科研/实习顶配(冲刺Optional项目)、艺术/小众社科申请者(需具体项目调研)。
可不考:目标明确申Not Accepted项目、已有5年以上全职工作经验的MBA申请者。
从战略价值来看,GRE备考是少有的确定性投资。325+的成绩可通吃90%项目,且有效期5年。相比科研/实习的暗箱竞争,标化成绩是普通人逆袭的最短路径。如今,标化成绩在高度内卷的申请环境中,早已不是加分项,而是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