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航天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5-05-23

5月,由蒙牛集团、中国航天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航天基金会科普报告团&蒙牛百城千校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天津举行。活动聚焦钱学森归国70周年,围绕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走进天津市滨海区、津南区、中新生态城、武清区二十多所中小学,为当地青少年带来深度航天科普体验,助力“双减”政策下,科学教育落地落实。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钱学森生前秘书、原中央军委科技委原综合局顾吉环大校,原中国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吴杰,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航天与极地载具研究中心主任孙鹏为当地学生授课。

传承航天精神,弘扬爱国精神

钱永刚教授走进天津泰达一中、天津武清英华实验学校,为同学们带来《钱学森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课程,他以其父亲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讲述了钱学森先生光辉一生中留美游学、航天科研、金色晚年“三阶段之成就”与“五次转折点的选择”,回顾了钱学森先生终其一生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聚焦钱学森归国70周年,围绕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为青少年带来深度航天科普体验,助力“双减”政策下科学教育落地落实。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让科学家精神变得可见、可感,深深地感染了现场的同学们。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科学家精神在同学们年少的心灵深处播撒下了科学的种子,也启迪了大家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随后,四位专家分别走进天津市中小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授课。

作为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对钱学森的科学报国精神有着深刻的体悟。顾吉环大校走进天津市津南咸水沽第四小学、天津生态城实验小学、天津市津南区少年宫,以《弘扬钱学森的科学报国精神》为题,结合大量的照片、书信、手稿等珍贵资料和本人在钱学森身边工作20余年所见、所感,讲述钱学森终其一生爱国报国、献身科学事业的感人事迹,深入解读钱学森的科研思维与家国情怀,引导青年学生要胸怀“国之大者”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厚植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努力学习、追求卓越,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时代使命担当。

吴杰,国家首批航天员,他的人生轨迹如星辰般闪耀。吴杰大校走进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天津市津南咸水沽第四中学、天津武清英华实验学校小学部以《矢志航天为国奉献》为题,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航天经历,向学生们详细讲述了中国航天科技从起步到腾飞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讲述航天员的训练故事与航天使命,让学生们对中国航天事业有了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了解。

孙鹏主任以《从南极到火星 —— 人类文明新征程》为题走进天津武清英华实验学校初中部、天津津南区实验小学,分享参与中国南极考察的经历,为同学们分享在南极考察任务中的科技装备、工作生活、队友情谊、自然环境的诸多轶事,科研人员不畏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探索未知的决心和追求真理的信念都深深触动着同学们的心。

践行社会责任,助力科学教育

航天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据统计,本次活动累计覆盖小学至高中不同学段学生近5000名,通过深度讲座、互动问答等形式,让航天精神具象化、可感知,让青少年从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事迹中汲取力量,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自“蒙牛百城千校·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公益行”活动启动以来,线上线下共开展近280场专题讲座,覆盖了全国20个省份的48座城市,惠及学生人数超过百万名。活动通过内容丰富的课程设置、高水平的专家资源、生动的授课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群体广泛好评。

中国航天基金会、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航天基金会科普报告团&蒙牛百城千校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公益行将继续奔赴全国,并持续深化与教育、航天等领域的合作,以科学知识为引领,以健康体魄托举中国梦,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与理想的种子,助力青少年在身体健康和科学素养双维度全面发展、茁壮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