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见证中国百年变迁(25日)

发布时间:2007-5-23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中国自晚清向西方派遣小留学生以来,已经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斗转星移,几代留学生,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乃至断层。

  从清末一直到1949年前,从时间上跨越好几代人,但他们的情况,却比较类似。这些人里出名的有钱钟书,储安平,胡适,徐志摩,郁达夫,冰心,林徽因等。他们往往出身良家,自幼受国学熏陶;游学西方,更开阔了眼界,从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上,堪称中西合璧,或者也可称为优雅的一代。从他们身上,国学和西学的底蕴,宛如茗香茶语,尽可娓娓道来。在西方的求学生活,徐志摩在《别了,康桥》中有很浪漫的咏叹。似乎总体上是比较愉快的。那一代的留学生归国的多,而且往往归国后事业起点较高,不少成为后来的学界乃至政界名流。世事难测,这些人中又有些后来经历文革,很吃过不少苦。也许,在那些艰苦的环境中,早年的留学生活,也是回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建国后除50年代早期有少量公派留学苏联,到80年代初,留学几乎停止了30年。留学的门一旦打开,形成了持续近20年的留学潮。这一代的留学生,归国的较少,如何在所在国落地生根,曾经多少英雄尽折腰。文化交流层面看,虽国籍可归化,文化却难融入。儿童中文学校和华人教会,是许多中国人所有人际交往的范围。因为缺乏和所在国人群的交流,很多人甚至定居多年后,语言仍不流畅。加之这一代人在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的氛围中长大,可以说中西文化皆付之阙如。但是他们的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却令人感叹。很多人在文革中耽误了青春年华,没有受过正式的中学教育,却在异国他乡戴上了硕士博士帽。如今北美的大陆新移民群体在美国社会有高学历高素质的美名,和这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

  差不多接近世纪末,小留学生现象起于青萍之末,一时众说纷纭。虽然评价不一,很多家长乐此不疲,海外的很多大学,也纷纷瞄准中国潜在的教育消费市场。上海等城市的英国高等教育展可谓供求两旺。出身富家子弟的小留学生,奋斗精神也许无法和上代人相比,某些人一掷千金的作风,更招来留学垃圾的非议。但是从风格上说,他们也许是真正西化的一代。国人好评点高下,几代留学也在其列。

  有人说,第一代留学生从来没有以后出现的签证难的问题,是否中国人站起来了?持此论者,忘记了受高等教育,在第一代人那里,只是上层社会的特权,因此留学生多愿意回国,不存在移民倾向。早期留学生能形成中西合璧的风格,也和他们无需为生存而奋斗的优越处境相关;不过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他们中间普遍学历并不很高,胡适博士并没有真拿到博士学位,储安平也不过在英国读完本科。大概当时的中国和西方教育普及度相去太远,欧美的本科学历在国人眼中就已经是专家罢?第二代留学生称出国为洋插队,在感叹留学生活艰苦的同时,是否想到过如果不是建国后高等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可能根本不会有留学脱贫的机会?小留学生不知稼穑艰难,性格磨练不及前辈,但他们成长的环境安定富裕,心态上少许多艰辛,青春朝气一如西方的青年,难道不可喜可贺?

  人是环境的造物;几代留学,见证了中国一百年的变迁。如今留学不再稀有,海归海带都在增多。人们对留学的平常心,也许也表征中国正在和海外渐渐接轨。

文章:“留学生,见证中国百年变迁(25日)”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