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高中留学详情分享

发布时间:2023-08-23

芬兰被誉为欧洲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为全球的教育界所关注。

芬兰的教育系统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优越的,学生的课时少,压力小,免学费并有全额的伙食补助,因此芬兰也是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推出“无班级授课制”

20世纪60年代,芬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下属的国际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IEA)。该组织通过追踪不同国家学生学业表现的结果,发现芬兰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教育表现平平,直到1991年才显现出转机。

1999年1月1日,芬兰颁布《芬兰高中教育法案》,明确规定,所有芬兰高中都应采纳“无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自此,以“无班级授课制”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主动学习能力的芬兰高中教育改革体制正式在芬兰全国范围内推广。

除了实行弹性学制外,芬兰高中的每一个学年也不再分为固定的上、下两个学期(semester),而是分为5-6个学段(period),每个学段集中开设5-6门课程。据了解,每个学段的长度一般为6-7周,其中最后一周为考试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几门课程进行考试。这使得课程内容相对集中,既有利于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将某一课程讲解透彻,也便于学生的掌握。

课程模块化,增加选修课比重

芬兰的高中课程被分为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应用课程三类。

其中,必修课程是每所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也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课程;专业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加深,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国家的指导性建议设置;应用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些专门课程,可以是对已学科目的进一步学习,也可以是其他,类似于国内的选修课程。在芬兰,应用课程主要由学校自主设置,也可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开设,国家不作统一要求。

芬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200门以上的课程,其中超过50%由学校自主设置,学生的学习选择空间得到扩展。此外,芬兰的一些高中还鼓励成绩突出或有专长的学生,根据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协议,选修大学课程或利用大学的教学设备进行研究工作。不仅高中学校为其认证学分,大学也对此予以承认。

总体而言,芬兰高中这种灵活的课程设置,不仅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内容,而且为学生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学校环境。

师资高学历化和学生评价多元化

芬兰在高中推行“无班级授课制”之后,要求所有的高中教师都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申请。

教师竞争机制也被正式引入,学校规定了一定数量的最低选课人数为开课前提,且允许不同教师开设同一门课程。这就使得教师们必须不断自我充电,追求新方法、采取新手段来吸引学生。与此同时,学校也更加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鼓励教师间的观摩交流、选拔优秀教师进修等方式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芬兰高中的上课方式独树一帜,不但没有文理科之别,也不划分年级。学习都是以课程为导向进行,而且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种类繁多,修够了相应学分的学生就能获得从学校毕业的资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条件、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计划等自由选择两年、三年甚至四年完成高中课程。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三年内完成课程,但这种弹性制度为优秀学生提供了加快学习进程的机会,也为后进生提供了放慢脚步的空间。

在学生评价方面,除了书面考试,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连续观察、对学生作业的考核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太满意,还可以要求重考。

学生修读完高中课程之后,会参加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这是芬兰教育系统中唯一一次全国性考试。芬兰不会依据考试结果直接录取高中毕业生到任何高等学府就读,芬兰高考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鉴定,并与学生在校成绩一起作为申请大学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