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密西根州立大学(MSU)亚洲中心年度会议在泰国清迈举行。本届会议由清迈大学承办,共汇聚15个成员机构及近200名专家学者。参会者通过研讨会和报告会等形式,共同探讨“水-能-粮”纽带关系(Water-Energy-Food Nexus)这一全球性议题。
亚洲中心自2017年由密西根州立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创立以来,现已发展成为覆盖19个国家、包含34所高校和5个机构的跨学科国际合作平台。
该平台借助专业知识制定重点研究战略、发掘可行的资金筹措模式,并提升亚洲中心协作体的整体科研协作能力,致力于通过这种合作研究的方式应对全球性挑战。
密西根州立大学派出多个学院的代表参与此次会议,印证了学校层面对跨国研究项目与关键研究议题的深度参与。
亚洲中心主任齐家国主任在年度会议上致辞。
“今年有约20位密西根州立大学教师和校方管理人员参加亚洲中心年会,实现了本校教师与合作伙伴机构专家的深度对接。”亚洲中心主任、密西根州立大学地理系教授齐家国说道。
齐主任进一步指出:“参会教师涵盖教育学院、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院、兽医学院及全球健康研究所等多个学术单位。大家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担任会务报告人,以及发表主旨演讲,这些全面展现了密西根州立大学在合作研究与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及引领作用。”
MSU副教务长(史蒂文·汉森)与代理教务长(托马斯·杰奇科)会见清迈大学校长蓬鲁·斯里班迪蒙科尔。
此外,密西根州立大学代理教务长托马斯·杰奇科也积极参与了该会议。他表示:“我很荣幸参与今年亚洲中心年会,并与其他大学领导探讨国际研究与教育领域的新兴趋势。” ,“通过今年的会议和领导小组讨论,我参与了合作研究主题的深入对话,共同讨论‘水-能-粮’纽带关系研究方面的热点话题,并探讨亚洲中心合作伙伴如何合力制定创新解决方案,以满足我们多元化全球社区的需求。”
MSU团队会见韩国建国大学校长元钟弼(MSU毕业校友)。
在年会召开前夕,“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和欧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也联合资助了一场“水-能-粮”纽带关系与地球观测专题研讨会。这场为期两天的活动汇聚了亚洲中心各合作机构的20位青年学者,以及来自加拿大、意大利、泰国、美国的四位顶尖科学家。
MSU团队与清迈大学领导团队在泰国寺庙前合影。
副教务长史蒂文·汉森强调:“密西根州立大学在全球事务中的持续优势正是源于合作。亚洲中心等平台帮助我们建立起伙伴关系网络,这些合作伙伴拥有共同的目标,并致力于携手应对当今时代最紧迫的挑战。”
亚洲中心年会全体成员集体合影。
亚洲中心会议结束后,密西根州立大学代表团随即前往不丹考察,与当地顶尖学府探讨新的合作可能。
齐教授总结本次会议成果时表示:“近几周虽然忙碌,但收获颇丰。更令人欣慰的是,参会的伙伴机构展现出极大的多样性、高度积极性与思维前瞻性。现有及潜在合作伙伴之间的思想碰撞,正在催生更多新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