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与“海鸥”齐飞 “人才环流”渐成趋势

发布时间:2008-2-18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一些留学人员选择在国外居住和工作,中国党和政府尊重和理解他们的选择。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都不会被割断。

老海归的回忆

“我是上世纪50年代初回来的留学生,你们说我应该有多少岁了?”春节前夕,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五届理事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午休会时,留美分会老会长陈秀霞让大家猜她的年龄。

谁都说陈秀霞看起来最多不超过70岁,可是,她2008年已经80多岁了。具体八十几,陈秀霞不肯再说。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听了非常惊讶,亲切地坐在她身边,开心地对面前的老学长笑着说:“您看起来真年轻”!

岁月荏苒,半个世纪过去了。

在这天参加会议的理事中,陈秀霞应该算是资格最老的一位。据其介绍,她的父亲和丈夫也是海归。父亲陈鹤琴是知名教育家,年轻时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南京等地从事教育工作。丈夫与她留学回来后,一起在外交部工作。夫妻俩是在欧美同学会会所老四合院结的婚。

欧美同学会会所老四合院位于南河沿大街,1913年后,那里成了归国留学人员座谈、集会、游憩的地方,许多名人都在那里举办过婚礼,比如周培源、汪德昭等。

未归者的问题

由于社会的发展,如今的老四合院已经不再兴办婚礼了,不过仍然经常举办一些讲座、茶话会、酒会和联谊活动等。

“美国黄兴基金会系列讲座”就是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成功举办了10年的一个活动,美国黄兴基金会主席薛君度、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等人都受邀做过专题报告。

“怎样让那些入了外国籍的留学人员也多回中国,为中国的发展做贡献呢?”陈秀霞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入了美国国籍。对于两代人都有留学经历的家庭来说,这件事一直让陈秀霞耿耿于怀,她知道必须尊重儿子的选择,不过她还是想让儿子多回中国做些有益的事。

同样的问题,欧美同学会理事、北航校友会秘书长周自强也深有感受:“我在国外认识很多人,他们入了外国国籍但仍心怀中国,也很关注中国的建设,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渠道呢?”

鼓励更多的海鸥

朱民,这位现任的中国银行副行长,与他弟弟同一天上大学,同一天出国留学,眼下走的却是两条不同的路。学经济的朱民回到中国发挥己长,学数学的弟弟后来搞原子能和弹道研究,加入外国籍,现在总想着为中国做点什么,却一直没有找到什么好的形式。

“欧美同学会现在为归国留学人员的服务做得很好了,海归有什么事可以找欧美同学会帮忙,那么定居国外的留学人员如果想参与中国的建设,是不是也可以找欧美同学会呢?”会议上,很多理事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着亲身经历的朱民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可以成立专业委员会,按专业,比如生化、航天、材料、医疗卫生等专业,将定居海外的留学人员聚集起来,建立一个人才信息网。”

理事翟志海认为,以前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人才外流”和“人才回流”,其实“人才环流”越来越成为趋势了,所以才会出现海归之后的“海鸥”现象。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海鸥出现。海鸥不只是定居国内的留学人员,也有定居国外的。他们经常来往于中国和海外之间,从事与国内密切相关的工作。”长期从事当代海归研究的理事王辉耀说。据他的统计,目前中国海鸥这部分人的数量在20万到30万之间,他们未来的作用将日趋重要。(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海归”与“海鸥”齐飞 “人才环流”渐成趋势”正文完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