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眼中的中国学生:太爱面子 怕“得罪人”

发布时间:2009-9-9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上讨论课,对中国学生是很大的挑战

讨论开始,中国学生总习惯保持沉默,等待冒出个“火车头”来,希望别人先讲;而美国学生气势十足,人人争当“火车头”……

这是完全不同的课堂文化。一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高校教师感慨:讨论班式教学宛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更照出了我们这儿长期“一言堂”的弊端。

讨论班式教学,是美国高校一种重要而常见的教学方式。有别于中国学生熟悉的“老师讲、学生听”,讨论班上,师生要平等地探讨问题。而这种“平等”,往往让初到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很不习惯。

正在美国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小郑,对两年前刚到时的上课情景记忆犹新:“即使老师正讲课,美国学生也会随时打断提问。提问往往引发了讨论,所有同学都会参与其中。这在国内是不可思议的。”不仅课堂上,课后也有大量讨论,没有老师出席,大多由同一个实验组或上同一门课的同学自己组织。小郑说,他差不多花了一学期,才适应了这种讨论文化。

“在美国上讨论课,我的第一感受是美国学生真大胆,明明没太弄懂的问题都敢说上几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陈玉聃,曾作为中美联合培养博士赴伯克利大学深造。对于中美课堂上截然不同的讨论氛围,他有深刻体会:中国学生审慎、保守,“如果没做过充分准备,或者对答案没有八成以上把握,根本不肯开口发言”。中国课堂的讨论往往取决于是否有“火车头”冒出——除非有人带头讲,暖了场,否则讨论就变成了老师点名的轮流发言。

讨论变成了“依次汇报”

如今,沪上一些名牌高校已在本科阶段引进讨论班教学模式,但“形似神不似”。

“中国学生的问题不在于不会讲,而是不会讨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徐英瑾发现,如果让每个学生根据事先准备的材料讲一番,多数表现尚可;如果要求对别的同学的发言发表评论,那很多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勉强讲了,也是不知所云。甚至研究生(论坛) 的讨论课,也更像是教授主持下的“依次汇报”,很难集中针对一个话题展开有效讨论。

“中国学生不会讨论,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结构不全面。”徐英瑾分析道,有效的讨论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大量材料做好准备,还要求在讨论过程中针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想法和思路,作出自己的回应。这是对学生倾听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的综合考验。“美国学生那种活跃的讨论,既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培养得敢于、善于提问,更得益于中学阶段较好的通识教育。他们单科学得不精,但学习的面很宽,知识结构比较全面,这对学生以开阔的思路错开角度、各有侧重地讨论问题有直接好处。”

中国学生的单科知识学得很扎实,但对各种知识的配置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探讨问题的能力比较弱……他们在讨论课上表现出的“被动”、“观望”甚至“回避”,与美国学生的主动、大胆、开放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有多种原因,需要一一分析。如不重视和改善,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中国学生学知识仿佛是为了储备,而美国学生却不停地操练活学活用。”讨论正是活学活用,积极发言、思考和回应,是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倾听和理解别人,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工作以后,这种“活学”的本领将时时处处用到,对个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不会讨论,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都会有缺陷。

怕“得罪人”不愿意见交锋

谈到讨论课上的表现,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的张教授,不由拿内地学生和香港学生作对比。“从内地到香港读书的学生参加讨论时,总以好话开头,通篇发言大多是在赞同、附和别人的观点;香港学生则直截了当,大多提问题、提意见甚至当面批评。”

在张教授看来,文化差异或许是内地学生讨论中表现不佳的原因。其实学术讨论,提出质疑和批评是必须的,形成意见交锋才好。但内地学生可能把“提意见”和“批评人”划了等号,进而在“批评人”和“得罪人”之间划了等号。

来源:《文汇报》

文章:“外教眼中的中国学生:太爱面子 怕“得罪人””正文完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在线咨询
     开始搜索